□本报记者/郑卓
在新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,袁国映几乎是一个传奇:十闯罗布泊寻找野骆驼;发现喀纳斯湖"湖怪"的真实身份;63岁的时候穿越撒哈拉沙漠……这样的科考活动只为一个目的—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。
1962年,袁国映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后,自愿支援边疆建设,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(现生态与地理研究所)任职,从事环境保护科研工作。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,虽然1999年他退休了,但环境保护科研工作不曾停歇。
"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搞好了,老百姓的幸福感、获得感会大大增强。"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,80岁的袁国映声音依旧洪亮,谈起生态环境保护滔滔不绝。
■做生态环境的守护者
在袁国映的工作生涯中,对巴音布鲁克沼泽湿地的守护,是他最为欣慰的一件事。
上世纪80年代,水利部门计划在巴音布鲁克的尤尔都斯盆地建设水库,水库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当地电力供应短缺状况。在项目建设前,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调查工作,这项任务交给了袁国映。
"接到任务后,我带队进驻巴音布鲁克草原。每天,我们骑马穿行在草原沼泽地带,要时刻提防陷入沼泽的危险。"袁国映说,大家渴了就喝溪水,饿了就吃口干馕,在野外一干就是两个多月。
而调查结果与建设水库的设想产生了冲突。"尤尔都斯盆地是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的核心地带,经过科考,估算出当时那里有大约3000只天鹅以及20余种国家一、二级保护动物。"袁国映说,天鹅成功繁殖的条件十分严苛,水库一旦建成,不但将淹没385平方公里的优良草场,更严重的是,还将淹没90%的天鹅集中繁殖区和70%的天鹅栖息地。时隔近40年,袁国映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动容。
袁国映否定了在巴音布鲁克建设水库的项目,引来了质疑声:难道天鹅比人更重要?在他看来,这不只是为了天鹅,而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袁国映联系了国内知名的鸟类和动物学家共同呼吁保护湿地生态,他的意见最终被采纳,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得以保留。
■做污染防治的践行者
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袁国映认为,为子孙后代守护好绿水青山,让人民群众能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喝得上洁净的水,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责任。
水磨河是乌鲁木齐市重要的地表水体,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,政府开始进行水磨河污染防治,袁国映负责具体工作。袁国映回忆说,当时沿水磨河建设了不少造纸厂、电镀厂,厂家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,河水又脏又臭,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活。
为了出具详细的水质调查报告,袁国映每天骑着自行车,花3个多小时往返乌鲁木齐和当时的米泉县开展工作,对沿河的各类造纸厂、电镀厂等小企业进行实地调研。这项工作进行的3年间,袁国映提出了众多污染废水治理方案,并提出污水再利用的各种意见。
"最终政府在水磨河上建起了污水库,进行清污分流,并成立了污水治理组。"袁国映说,通过多种途径,渐渐解决了米泉县群众饮用水源污染问题。
上世纪70年代,政府开始对大气污染实施监测,袁国映参与了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监测工作,并参与了新疆第一台锅炉除尘器的加工生产和实验推广,推动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。
在对全疆主要工业城市有污染排放的厂矿企业"三废"污染及综合利用开展调查工作中,袁国映和同事们得出的调查结果被汇总编写成册,其中的数据推动了全疆污染防治和"三废"综合利用工作。
■做环境科学的助推者
"执着",是周围人对袁国映的评价,袁国映的儿子袁磊对这个词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"随便问新疆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结构,我父亲都能准确地说出来。"袁磊说,"这与父亲常年外出实地科考调研密不可分。年轻的时候,父亲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,即便已经70多岁,父亲还带队进行野外科考活动,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一待就是两个月。家人都担心父亲的身体,但大家也都明白,劝是劝不住的。父亲一旦认准的事情,十头牛都拉不回来。"
50多年来,袁国映的足迹踏遍新疆的山山水水、沙漠绿洲,主持并参加过20多项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和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,发表论文、文章260多篇,出版专著近30部,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建议30余项。1999年,袁国映退休。尽管离开了岗位,但并没有离开工作,他继续为保护新疆的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四处奔走。
在父亲的影响下,袁磊大学时选择了生态地理研究相关专业,毕业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,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。
"这几年,父亲年纪大了,到野外的时间少了,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环境书籍的编撰中。"袁磊说,有学校和机构邀请父亲讲课,父亲都会欣然答应,他先后为社会各界举办报告会和讲座90余次,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。
多年来,袁国映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担当和作为,即使到80岁,他依旧没有停歇的打算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