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微信群里@小栖,一键搞定"。如今在南京市栖霞区,更多的联系服务群众正求解于"党建云社区",这是仙林网格化党建在网络上拓展延伸的"升级版",也是基层党建"五聚焦五落实"的生动实践。党建云社区,运用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现代科技,植入人工智能机器人"小栖",聚合多个微信群,与线下网格一一对应,将社区党组织、居委会与居民、物业、驻区单位、社会组织在线联系起来,实现服务"24 小时不打烊"。目前,该区党建云社区微信群 938 个,9 个街道 119 个社区实现全覆盖;每天上线发声人数超 8 万人,每月产生有效信息 35 万余条,每年解决实际问题 3 万多件。据南京大学民调显示,在栖霞,居民认同社区党委、居委会的比例高达 62.4%,比全国同类城市平均值高出 14 个百分点。2018 年,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央宣传部重点系列报道"改革开放 40 周年—中国样本",在全球城市论坛上获得首届"长三角城市治理十大最佳创新案例"奖。
一、坚持科技为先,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
联系服务群众,与科技同行,才能更好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。党建云社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可提供便民服务、投诉受理、舆情收集,并同步嫁接不见面审批、党建引领、协商议事、数据分析等系统,优化了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,实现了多元主体的互联互通,汇聚了更多的资源力量。一是互联网联动党群干群。依托线下全覆盖的 113 个一级网格党总支、593个二级网格党支部、4049 个三级网格党小组,在线上对应构建网络基层党组织,让党组织、党员与广大群众线上"共在",使得各类主体不再缺位,群众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找到组织,登录微信就能获得服务,真正实现把党组织建立到最基层的网格上和离群众最近的网络上,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,触手可及。目前全区入群 18 万人,占人口近 1/3,其中中青年入群占比达 70%,社区党员入群率达 90%,60 周岁以下党员入群超过 89%,全部公开亮身份在线。二是机器人秒回群众诉求。各微信群内植入智能机器人"小栖",可协助社工,按关键词对群众有关诉求自动应答、自动流转,实现 24 小时全天候"秒回",减轻社工负担。设计开发"小栖"IP 形象,建立"小栖"智能知识库,涵盖 3800 多条可在线自动识别回复的信息,目前每月平均受理群众诉求 3500 条,在线答复 3000 余条,流转工单 300 余件,"小栖"的人工智能水平也随着群众诉求处理数据的增长不断训练提高,"小栖"的服务也更温暖、更人文、更全面。三是大数据分析获取民情。建立数据分析系统,对接区大数据中心、街道综合指挥平台等数据枢纽,收集民情信息,后台自动生成"民情民意、党务政务、智能服务、协商自治"四大数据系统,并聚合成物业管理、环境卫生、医疗教育等十类民情,分析结果同步供党委政府参考,有效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。2018 年,运用识别模型算法过滤 5-12 月份党建云社区居民聊天记录,对保留的 28 万多条有效信息进行分析,结果显示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每月热度高居榜首。针对这一民生诉求,专项升级云社区"物业通"板块,设置"停车管理、电梯管理、物业报修、绿化养护"等 7 项内容,设计物业工单受理"滴滴打车"模式,实现线上问题反馈、线下迅速解决。全区 87 个商品房小区建立 123 个微信群,63 家物业公司作为责任主体加入,入群居民 2.5 万多人,社区党组织对物业管理从被动沟通转变为主动监管。四是智能化促进协商共治。借助党建云社区在线协商模块,开展社区微幸福项目,通过线上发布、居民意见建议收集、项目公示实施、项目考核验收等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,提升了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能力和居民民主自治、民主协商的能力,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。2018 年,该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,组织 1500 余次,发动 6 万多居民参与微幸福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。齐民路社区一次性组织 2000 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与"为民服务专项资金"项目征集协商,仅用不到 3 个小时就达成了共识,有效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。金陵驿社区党组织通过线上动员、线下组织,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,解决了区域公交线路少的出行难题。
二、坚持服务为要,把党的形象威信树立起来
党的建设只有让群众有获得感,才能让组织更有权威性。党建云社区让群众诉求表达更便捷,政府回应服务更及时,使党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,成为联系群众、凝聚人心的过程,成为树立党组织形象威信的过程。一是充分传递社会正能量。在线上开展党内教育、党内生活,推动基层支部把旗帜树起来,把党员身份亮出来,把组织生活熔炉热起来。该区每年开展线上党建活动 2000 多场,参与人数超过 30 万人次。2018 年 1 月暴雪,党建云社区及时同步动员,超 1 万栖霞居民自发加入政府扫雪队伍,创造"一夜雪无、交通无阻"的奇迹,线上"直播"教育引导了更多群众,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,更加坚定地跟党走。2019 年在党建云社区中推出"云家园"在线空间,招募爱心单位和个人,开展"小栖·霞益行"、上门探望孤老等公益行动 200 余场次,参与群众近万人。二是组织开展济困救急。针对群众的急事、难事,开展义务帮扶。龙潭村一名重病患儿在北京急需救治,村党组织通过党建云社区动员,党员带头响应,该村 20 小时内即紧急募捐到 12 万元医药费,孩子获得了"第二次生命"。青田雅居社区有失智老人迷路走失,社区党支部将老人照片和寻人启事发送至党建云社区,入群居民经过三天的"爱心接力",入群货车司机在句容市宝华镇认出流浪路边的老人,将其平安送回家。三是有效应对负面舆情。互联网时代,既要善于运用网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,也要学会通过网络回应群众关切、做好群众工作。针对"小栖"无法回答的负面舆情,该区一方面吸纳培养不少于群内 20%的优秀群众,在线上理性发声,使得主流声音有了更广阔的阵地。另一方面让街道、部门主要领导进群,对政策性强、敏感度高的话题进行答疑解惑,维护党建云社区的有序运行。2017 年南京烷基苯厂规划搬迁至西岗街道附近,很多居民在微信群内议论、反对,街道党工委书记在云社区迅速回应,第一时间就相关情况进行沟通,群众的误解得以及时澄清。党建云社区建立以来通过@群主回应服务群众 10 万次,12345 工单年均下降 60%。
三、坚持主导为魂,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
针对现在各类组织发展快、人员多、活跃度强的状况,该区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党建云社区有机联结驻区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党派群团,引领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行动,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的举措。一是统管社会组织。将全区 1400 个社会组织全部纳入党建云社区,并在线上线下成立社会组织党委,统管全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,单独建立党支部 29 个,联合建立党支部 13 个,各街道同步建立社会组织党支部,形成了社会组织党建体系。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,先后引进爱德基金会、上海屋里厢、帮帮团等国内专业社会组织。连续五年举办"社洽会",累计签约公益项目 470 个,涉及资金 3500 万元。目前该区社会组织万人拥有量 21 个,位居南京第一,共产党员在社会组织成员中占比超过1/3。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教育培训、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和评优创先活动,强化社会组织服务能力,使党组织、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形成同心圆。二是统领党派群团。通过党建云社区把党外干部、非公经济代表人士、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对象代表人士聚集起来,开展合作化共建。着眼各民主党派、社会群团专家学者、科技人才云集的特点,成立"同心社""素心社"等六家"心社",组织引导专家学者、民主党派人士和新社会阶层等1500 多人参与治理。促成共建项目 9 项,科研研究成果转化 10余项,为社会捐资捐物 600 余万元。三是统筹辖区资源。将辖区内仙林大学城集聚的 18 所高校、20 余万师生及各类科技园区纳入党建云平台,发起成立校地党建联盟,建立大学校区、科技园区、城市社区 "三区联动"党建机制,完善区域党员志愿服务制度,搭建高校社团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、党建中心的平台,融合推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,促使地方与高校及园区党建阵地、党建资源、党建需求信息互联、开放互动、共享互用。
四、坚持保障为基,把执行力量和机制培养建立起来
党建云社区通过重构服务界面,重塑工作流程,重组快速响应机制,优化了基层组织治理体系,提高了党员干部治理能力,保障了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。一是赋能基层组织。党建云社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开发,从更宽广的维度链接多方主体、各种资源,充分放大了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治理能力。过去栖霞一度是传销活动高发区,传销人员曾超万人,党建云社区打破了传统基层治理的时空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瓶颈,建立起区、街、社区全天候、协作式工作体系,发动群众群内举报,联动部门迅速出击,群防群治让传销分子无从落脚,至2018 年 3 月该区实现了从传销"高发区"到"归零区"的转变。建立党建云社区智能服务,补办市民卡、社保缴费单打印、享受低保待遇证明等 590 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,居民只需在微信群内@"小栖",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完成办理。2018 年 3 月5 日夜间,西岗街道观梅社区一处消防栓被撞坏,水流结冰造成安全隐患,居民在线"呼叫"社区关注,社区书记第一时间现场回应,社工持续更新抢修信息,从问题发现到解决仅用一个半小时,社区居民表示"下次换届还选这支社区居委会团队"。栖霞区"社区(村)服务管理满意度"在全市民生幸福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稳居前列。二是赋能干部队伍。将党建云社区建设与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统筹谋划,一体推进,以与平台高度匹配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,通过全科培训、业务交流,培养了一支能够为群众"一口清导办、一门式受理、一条龙服务"的全科社工队伍。目前全区有近 600 名 35 周岁以下本科学历的社工活跃在云社区中,多数社工和社区干部都是在群内先"认识"群众,再在线下"面对面"沟通,尤其在新成立的社区中,这一功能发挥得尤为明显。云社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线上线下应对舆情、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能手,也为党组织的后备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。三是赋能体制机制。始终注重提高党建云社区及相关治理行为、党建机制的规范性、长效性,对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和行业标准。"不见面审批"重构了区、街、社区三级服务体系,成为省服务业标准化的标志性品牌。建立栖霞区"社区学院",定制化开发党的建设、事件应对、协商参与等 10 项课程,制度化对社工居民进行培育。出台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与流程、党建云社区提升社区治理成效工作意见等制度,成功编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省级、市级规范标准,全科政务服务形成省级、国家级标准,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。
(中共南京市栖霞区委供稿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